【摘要】2020年中考復習:緊扣課程標準,試題由記憶知識型轉向能力分析判斷型。小編收集整理, 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考信息可關注閩州教育中考資訊專欄。
初中數(shù)學總復習是完成初中三年數(shù)學教學任務之后的一個系統(tǒng)、完善、深化所學內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重視并認真完成這個階段的教學任務,不僅有利于升學學生鞏固、消化、歸納數(shù)學基礎知識,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實際運用。同時也是對學習基礎較差學生達到查漏補缺重新學習的目的。因此制訂本建議,以便有利于實施教學,使總復習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
堅持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原則,通過復習,引導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有效梳理;通過復習,引導學生主動關注自身數(shù)學能力的提升,感悟數(shù)學的價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fā)展,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好工作。
一、緊扣課程標準,精心編制復習教案
初中數(shù)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三年的課本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課程標準規(guī)定,將知識點系統(tǒng)化,精心編制復習教案。
計劃必須切合學生實際。如可采用基礎知識習題化的方法,根據平時教學中掌握的學生應用知識的實際情況,以及近幾年中考考試規(guī)律,編制一份滲透主要知識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然后按測試中出現(xiàn)的學生難以理解、遺忘率較高且易混、易錯的內容,確定計劃的重點。
復習計劃制定后,要做好復習課例題的選擇、配套練習題、作業(yè)篩選等,教師制定的復習計劃要交給學生,并要求學生按自己的學習實際制定具體復習規(guī)劃,確定自己的目標。我們在編寫復習資料的時候,主要圍繞著以下三點構想著手:
1. 復習的知識點要全面。
①對考試的熱點認真分析;
②對知識點細致整理;
③對2020中考的動態(tài)認真分析,同時,我們在課程安排上本著:著眼于操作、立足于中考、服務于學生等想法,按照分課時將教學課程統(tǒng)一編寫設計的原則,使我們老師在復習時有一個很全面的應用。
2. 可操作性。
在整個復習中,主要設置了三個階段來進行:
①基礎知識積累階段:題目的難度大概是中考題目中的70%的基礎題目;
②專項知識整理階段:題目的難度大概是中考題目中的20%-30%的應用題目;
③實戰(zhàn)演練階段(借助一份中考試卷的解答指導及試卷的解讀答題技巧)
3. 互動性。
在復習課程的編排中,為了充分體現(xiàn)教師主導下的學生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在課程設計的時候,開辟特色欄目:“自我診斷”、“易混易錯”、“師生交流”、“機動選擇”等版塊,以便老師有針對性地意識到非課堂因素所暴露的一些問題。
4. 復習資料要新。
復習中所用的例題,一部分來源于近三年各地中考題中的典型題目,這一部分大概占到所選資料的50%,再一個就是從其他有關資料中精選20%,最后就是原創(chuàng)自編習題約占30%。以此滿足學生在整個復習過程中的習題練習需要。
二、追本求源,系統(tǒng)掌握基礎知識
按以往的經驗將中考數(shù)學總復習主要分為三輪進行。
第一輪:基礎知識系統(tǒng)復習
在復習時要求每一位老師認真研讀《考試說明》,摸清初中數(shù)學內容的脈絡,老師們在研討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共同討論,并開展基礎知識系統(tǒng)復習,俗語稱為“軋課本”。
我們按照數(shù)與式、方程(組)與不等式(組)、函數(shù)、三角形、四邊形、圓、圖形變化、統(tǒng)計與概率等幾個板塊,按照《考試說明》給學生重新梳理哪些知識點是識記,哪些知識點是理解,哪些知識點是運用。將《考試說明》層次化、題目化、題型樣例示范化。將每個知識點給學生整理出來,在這里我們要求學生過“三關”:
第一關“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準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記憶,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例如:學習特殊三角函數(shù)值時,探索出特殊三角函數(shù)值后,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觀察值的特征,你將如何記住?有學生回答:正弦值分母都是2、分子是1、2、3的算術平方根,余弦倒過來,只要重點記住正切即可。
第二關“基本方法關”,如待定系數(shù)法求三大函數(shù)。
第三關“基本技能關”,如給你一道題,你找到了它的解題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辦法,這時就說具備了解這個題的技能。
基本宗旨就是知識要系統(tǒng)化,練習要專題化,專題要規(guī)律化。
在這一階段,我們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通過典型的例題講解與習題練習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例題、習題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變條件、變結論、變圖形、變式子、變表達方式等。要做到定期檢測,及時反饋。練習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不能盲目的加大練習量。要定期檢查學生完成的作業(yè),我們對于作業(yè)、練習、測驗中暴露的問題,采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復習效率。
第一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深鉆教材和考試說明,絕不能脫離課本和考試說明;
(2)不搞題海戰(zhàn)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注重思想教育,不斷激發(fā)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體驗成功
(4)應注重對尖子的培養(yǎng),在他們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盡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chuàng)意,注重邏輯關系,力求解題完整、完美;
(5)建糾錯本:讓學生準備一個糾錯本,對一些典型題、疑難、易錯和易忘的問題以及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等,隨時記錄,以備在日常學習中加以解決。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錯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出錯原因,對癥下藥。
第二輪:專題復習
這一輪復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線結合,交織成知識網,注重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以達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專題復習按照中考題型分為填空、選擇專題、規(guī)律性專題、探索性專題、閱讀材料專題等。
在進行這些專題復習時,我們根據歷年中考試卷命題的特點,精心選擇一些新穎的、有代表性的題型進行專題訓練,就中考的特點,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收集一些資料,進行專項訓練:
1. 函數(shù)圖像的判斷與分析問題;
2. 圖形的裁剪、平移、拼接、折疊;
3. 規(guī)律探索;
4. 方程的實際與應用;
5. 函數(shù)實際與應用;
6. 圓的綜合題等。
比如,對于專題復習“規(guī)律探索題”要求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操作及抽象,概括等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歸納能力。它往往給出了一組變化的數(shù)、式、圖形或條件,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分析、猜想來探索規(guī)律,體現(xiàn)了“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考察了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觀察、聯(lián)想、歸納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觀察下列一組數(shù):
它們是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的,那么這一組數(shù)的第k個數(shù)是_,設計目的:對于給出的數(shù)字,觀察相鄰兩數(shù)的關系(差,倍數(shù),增大,減小…)。有符號變化的注意符號變化規(guī)律(1,-1,1,-1…)。
在進行專題復習時,所有數(shù)學教師認真?zhèn)湔n備專題,總結題型,引導學生從各個側面去展開,并將近幾年中考試題按以上專題進行歸類、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題方向和規(guī)律,然后制定應試對策。初步形成應試技巧,為下一步的強化訓練復習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選的準不準,主要取決于對課程標準和中考題的研究。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有針對性,圍繞熱點、重難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題后的反思;
(3)專題復習的適當拔高。專題復習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第二輪復習的特點決定的,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能力是很難提高的,而提高學生的能力是第二輪復習的任務。但要兼顧各種因素把握一個度;
(4)專題復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不能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更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 ;
(5)注重資源共享;
(6)每個教師都要有原創(chuàng)題。
第三輪:模擬訓練
這一階段,重點是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具體做法是:從近十年的中考卷中選題,編制與中考數(shù)學試題完全接軌的、符合新課程標準及命題特點和規(guī)律的、高質量的模擬試卷進行訓練。
每份練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老師要及時批改,重點講評。講解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問題,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體會,感悟概念、定理和規(guī)律。對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指導學生回味練習并掃清盲點,幫助學生對以前做錯和容易錯的題目進行最后一遍清掃。
在復習中要求學生嚴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題,按標準格式答題,糾正答題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對于試卷的錯誤要認真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并對每次模擬練習結果進行分析比較,既可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又可積累考試經驗,培養(yǎng)良好的應試心理素質,這個階段也是學生提高成績的最佳時機。
第三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貼近中考題;
(2)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切忌連模兩次;
(3)評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錯了的題盡量不得分,讓苛刻的評分警示學生,既然會就不要失分;
(4)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積累素材;
(5)處理好講評與考試的關系。每份題一般是,兩節(jié)課的考試時間,兩節(jié)課的講評時間,也就是說,一套題一般需要4節(jié)課的時間;
(6)留給學生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要整理下來;教師沒講的,自己解錯的題要糾錯;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要再記憶再鞏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
(7)調節(jié)學生的生物鐘。盡量把學習、思考的時間規(guī)劃得與中考答卷時間相吻合;
(8)把學生的心態(tài)及時的調整好和把每位考生的信心調動起來,此時此刻這應是每位老師的責任,給每位考生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和一個十足的信心是備考的最大動力,以使每位考生在考試中都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學情分析要具體、詳細、真實,要有數(shù)據支撐。結合初三數(shù)學期末成績的情況、學生平時數(shù)學成績及數(shù)學日常課堂表現(xiàn)來進行分析,把高分段學生、優(yōu)秀邊緣生和及格邊緣學生的比例列出來;分析學生的優(yōu)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扎實的基礎知識,準確理解題的條件,發(fā)現(xiàn)與靈活應用定理、性質,是我們做好數(shù)學復習的關鍵,回顧往年中考,試題立意從記憶知識型轉向能力分析判斷型,尤其是創(chuàng)新應用,要突出開放探究,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做到:
(1)精心設置開放探究綜合型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說理能力、判斷猜想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2)培養(yǎng)多角度、多元化分析問題的能力;
(3)充分挖掘例題、習題所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以上就是我在數(shù)學教學中以及指導教學中的一點心得體會,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仁給予批評指正。
閩州教育溫馨提示:其實最好的技巧就是學生們平時要多練題型,培養(yǎng)自己的答題習慣,大家如有學習上的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專業(yè)老師為您解答哦,想學習更多的答題技巧,請關注閩州教育。
報名電話: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學歷教育學習中心
招生網址:nhanh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