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州教育導(dǎo)航網(wǎng)址: 職稱評審 研究生 公務(wù)員 教師資格 司法考試 閩州教育 建設(shè)執(zhí)業(yè) 金融財會 職業(yè)資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考 > 備考資料 > 福建晉江西濱中學(xué)2018-2019學(xué)年初三年上學(xué)期期中考模擬測試試題(無答案)

福建晉江西濱中學(xué)2018-2019學(xué)年初三年上學(xué)期期中考模擬測試試題(無答案)

  【摘要】福建晉江西濱中學(xué)2018-2019學(xué)年初三年上學(xué)期期中考模擬測試,供大家參考,更多中考信息可關(guān)注閩州教育中考資訊專欄。

西濱中學(xué)2018-2019學(xué)年初三年上學(xué)期期中考模擬測試

試卷滿分:150分          試時間:120分鐘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位號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2)問君何能爾? ____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飲酒)

(3)__________________ ,歸雁入胡天。 (王維《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 __________________。 (毛澤東《憶秦娥》

(6)江山如此多嬌,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澤東《沁園春)

(7) _____________________,蠟炬成灰淚始千。 (李商隱《無題》)

(8)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9)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蘊(yùn)含著哲理美好事物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次重現(xiàn)。

10)王維《使至塞上》頸聯(lián)描繪了一幅奇特壯美的塞外風(fēng)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學(xué)常識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我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常用“桑梓”“桃李”“嬋娟”分別代指家鄉(xiāng)、老師、月亮。

B. 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詩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蘇辛”,元有四大家。

C. 我國古代的“四書”是指《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是指《詩經(jīng)》《尚書》《學(xué)記》《易經(jīng)》和《春秋》。

D.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陰”,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陽”。我國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筆畫凸起的叫“陽文”,凹下的叫“陰文”。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古語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痹,是感情的shèn(     )透,是思想的火花,是理想的光輝,是智慧的結(jié)晶。它凝聚著漢字的靈魂,像一條潛龍,流動在華夏文明歷史長河中。從《詩三百》《離騷》的源頭,到樂府民歌,再到瑰麗宏偉的唐詩宋詞,以至現(xiàn)代的新詩、散文詩,詩人們以其幽微的洞察力、【甲】(悲天憫人   愁腸百結(jié))的情愫、妙筆生花的筆墨,顯示出多彩的人文精神和歷史文化,【乙】(銘刻   鐫刻)出這悠久的詩意中國,影響了平凡而美麗的一代代華夏兒女。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選擇題只填序號)(2分)

shèn(_______)透              瑰____(A.guī  B.kuī)麗

2)從文中【甲】【乙】兩處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填入橫線。(2分)

【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3)畫線句有語病,請將正確的句子寫在橫線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5分

水調(diào)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 下列對《水調(diào)歌頭》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且,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是該詞的小序,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和緣由。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

B. 這首詞上闕寫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下闕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始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積極奮進(jìn)的情緒。

C.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抒發(fā)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tuán)聚的惆悵。

D. 全詞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jié)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qiáng)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5. 談?wù)勀銓Α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16

(甲)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陽,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h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4分)

   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     )     ②汝之不惠    惠:(        )  

   ③帝感其誠            感:  (     )     ④越明年      越: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的一項是(    (3分)

A.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B.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C.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D.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兩文告訴我們共同的道理是什么?(3分)兩文的結(jié)尾形式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22

                                 救命的海鷗

                       【美國】科里·瓦爾克·迪倫

①在我 12 歲的時候,有一次跟著爺爺出海捕魚。我們滿載而歸,可是在往回駛的時候,我們的船撞上了一個暗礁,船沉了,爺爺領(lǐng)著我游向了一個小島礁。島礁上歇著一只海鷗, 當(dāng)我們爬上島礁時,它只是微微地往后退了退,并沒有飛走。

②我們離海岸非常近,大約只有幾百米,爺爺想要領(lǐng)著我游向海岸,不過爺爺很快打消 了這個念頭,因為我們看見了附近的兩條大鯊魚。爺爺告訴我,或許是我們船上的魚把鯊魚引了過來,也或許它們本來就生活在這里。它們在附近游來游去,一直沒有離去。海岸不遠(yuǎn) 處有樹林也有房子,我和爺爺就對著房子呼救,可是沒人留意到我們。這片海岸都是亂石,沒有碼頭也沒有游客,我們靠岸的碼頭也不在這里——爺爺只是為圖方便才想要從這里穿行。

③整整兩天,鯊魚沒有離開,那只海鷗也沒有離開。我們什么也沒吃,又餓又渴。后來 一只螃蟹來到了島礁上,爺爺把它捉住了,然后把它掰成了兩半,雖然是生的,很難吃,但我們還是把它吃了下去。當(dāng)我手上還剩最后一只蟹腿的時候,我把它遞給了那只海鷗,它慢慢地靠近過來。爺爺看了看它說:“難怪它一直停在這里,原來它的翅膀脫臼了,我想我能 夠捉住它,至少……我們能多點食物,不會馬上餓死!

④我也留意到了那只海鷗的翅膀,有一塊高高隆起的地方,那應(yīng)該就是它翅膀的骨頭!八婵蓱z!”我說。

⑤這時,爺爺已經(jīng)伸手捉住了它,他摸了摸海鷗的翅膀告訴我他沒有說錯,它的翅膀骨 頭脫臼了,就在爺爺打算擰斷它的脖子時,我急忙阻止說:“爺爺,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嗎?”“治好它的翅膀?”爺爺問我。我點點頭,爺爺遲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興奮地把海鷗遞給我,急忙從口袋里掏出幾張皺巴巴濕漉漉的錢和半支記賬用的鉛筆。他把這些 錢拿在手上使勁甩,大約一個小時后,錢終于干了,爺爺用鉛筆在每一張錢上都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們被困在迪拉德海岸附近的島礁上,我們被鯊魚圍困,請救救我們!

⑥爺爺撕下了衣服的一條布料,他把這些錢綁在了海鷗的腿上。爺爺這才從我懷里抱走 海鷗,他捏了捏它的翅膀,稍一用力,海鷗一陣長叫,爺爺告訴我他已經(jīng)把海鷗的翅膀骨頭接上去了,然后爺爺把海鷗往空中一拋,它在我們的頭頂盤旋了很久,最終飛走了。

⑦我們祈禱著有人會看見它腳上的錢,會有人來救我們。但是一連兩天,什么人也沒有出現(xiàn),我們躺在島礁上,都以為自己會死在這里。到了第三天中午,我們終于聽到了馬達(dá)聲, 接著我們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了一艘船向我們駛來……我們終于得救了!

⑧船上的人給我們食物和水,告訴我們今天早上,有人在自家的院墻上看到一只海鷗, 它的腿上綁著錢。那個人就把這海鷗捉住了,把錢取下來后才看到了上面的字,所以連忙通知了他們。“這只海鷗救了你們呀,如果不是它,根本就不會有人知道你們被困在這里!贝 上的人這樣說。

⑨幾天后,爺爺買來很多菜回來,請他們到家里來吃烤肉。聚餐結(jié)束后,爺爺悄悄地告 訴我,真正救了我們的不是他們,也不是海鷗,而是我,是我的愛心救了我們!叭绻(dāng)時你沒有阻止我殺死那只海鷗,那么我們就會失去這個唯一可能使我們獲救的機(jī)會!”爺爺說。

⑩我這才意識到,原來善良是可以救命的。此后,我一直都以最大的善心去對待別人, 雖然我并不能當(dāng)即就收獲回報,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其實無時無刻不在回報著我,并使我感受到快樂。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寫了“我”12歲時在島礁上救了海鷗,海鷗又救了“我”和爺爺?shù)囊欢瓮拢木C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等多種表達(dá)方式。

B.第①段中對海鷗的描寫為下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C.文章塑造了一個堅韌的,為活命不擇手段的爺爺形象。

D.文章以“救命的海鷗”為題,點明文章的線索,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11.請梳理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概括填空。(4分)

出海捕魚,觸礁被困 → 呼救無果,面臨絕境→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2.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1)就在爺爺打算擰斷它的脖子時,我急忙阻止說:“爺爺,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嗎?”(體會句中加點詞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爺爺遲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興奮地把海鷗遞給我,急忙從口袋里掏出幾張皺巴巴濕漉漉的錢和半支記賬用的鉛筆。(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④段中“我”為什么說“它真可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2分

“詩和遠(yuǎn)方”中涵養(yǎng)文脈

①沒有華美的舞臺,沒有絢麗的燈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讀者、幾封書信,卻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熒屏內(nèi)外,收獲掌聲無數(shù)。近期,一檔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的讀信節(jié)目——《見字如面》,持續(xù)霸屏朋友圈!坝卸嗑脮r間,沒有提起筆來好好寫一封信了?”節(jié)目甚至不斷激發(fā)起觀眾提筆寫信的沖動。

②引發(fā)共鳴的,何止是《見字如面》。這段時間,同樣被譽(yù)為“綜藝清流”的《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調(diào)、溫暖厚重的人文情懷,接連贏得超高口碑,捕獲了一批又一批的“自來水”。典雅文化與大眾娛樂的碰撞,不僅讓觀眾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詩和遠(yuǎn)方,更是引發(fā)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集體回望。傳統(tǒng)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夠跨越時間的長河,即便歷經(jīng)歲月沖刷,卻依舊能散發(fā)光澤、觸動人心?

③見字如面,睹物相思。有人說,感情波動不分孰優(yōu)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筆,即使寫出內(nèi)心萬一,也足夠令人感動。確實,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動人的無疑是那份最純粹的情感。就拿寫信來說,作為私人內(nèi)心話語的承載,一筆一畫、一字一符,無不灌注著寫信人的真誠。而字跡又往往能印刻下書寫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牘書疏,千里面目”的說法,見信如晤,讀信之人見字便能捕捉對方寫信時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飾地將自己完整地展現(xiàn)在對方面前,正是這種純粹和真誠,更令人神往。我們會被畫家黃永玉給曹禺寫的信所感動,恐怕就是“心在樹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寫下的“楊德昌,你怎么可以就這樣走了呢”,讓人直嘆“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摯的感情。

④如果說,信件是人們內(nèi)心的琴弦,那么,聲音就是撩動琴弦的撥片。正如《朗讀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dá)情感、傳遞愛”。當(dāng)普通夫婦對念起朱生豪的情詩,“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愛”,我們很難說不感動于斯;當(dāng)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沖說到動情處,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記住了多少日子”,我們心中也很難不起敬意!皩⒅档米鹬氐纳椭档藐P(guān)注的文字完美結(jié)合,如一股清風(fēng)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這樣的評價,也足以道出這幾檔文化節(jié)目受觀眾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懷舊,而在于真情實感。

⑤飽含書卷氣,是這幾檔綜藝的另一個顯著特征。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素養(yǎng)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zhì)。曾經(jīng)有人問道,“為什么要學(xué)習(xí)古代詩詞?”一個得到最多人點贊的答案是這樣回答的: 舉個例子,當(dāng)看到天邊飛鳥,你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倍皇牵骸鞍パ,好多鳥!碑(dāng)你失戀時你低吟淺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倍皇乔f遍地悲喊:“藍(lán)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隨氣質(zhì)改變的,還有人的精神生命。經(jīng)典之所以為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化之所以能散發(fā)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養(yǎng)心靈,擴(kuò)展精神疆域,是我們抵抗庸俗的利器。而這,恐怕正是“綜藝清流”走紅的另一個原因。

⑥很難說,這幾檔節(jié)目受到熱捧,就意味著綜藝節(jié)目的格局就此改變。但這至少證明,詩和遠(yuǎn)方并非是博物館里的陳列品,傳統(tǒng)文化更非與現(xiàn)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過,傳承文脈也需要大眾傳播的載體,“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處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價值,很多休驗若不能親歷,就會期待在別人的故事里找到啟發(fā)和依據(jù)”!兑娮秩缑妗穼(dǎo)演吳正文的總結(jié),大概也足人們內(nèi)心的呼喚吧。

                                                      (節(jié)選自《人民日報》)

15. 下列對文章的分析與理解,不正確的是(    (3分)

A. 本文所要討論的話題是傳統(tǒng)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夠跨越時間的長河,即使歷經(jīng)歲月沖刷,卻依舊能散發(fā)光澤、觸動人心。

B. 列舉畫家黃永玉給曹禺寫的信及歌手蔡琴寫給楊德昌的信,論證了打動人心的不是語言的本身,而是傾注在語言里真摯的感情。

C. 文章認(rèn)為頻霸銀屏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和《見字如面》等節(jié)目注重觀眾懷舊情結(jié)的同時,也注重撩動起觀眾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

D. 文章認(rèn)為,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處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價值,所以很多體驗若不能親歷,就會期待在別人的故事里找到啟發(fā)和依據(jù)。

16. 作者認(rèn)為“綜藝清流”類節(jié)目走紅的原因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回答。(只需答出兩點)(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結(jié)合選文,談?wù)勀闳绾慰创熬C藝清流”類節(jié)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10分

【材料一】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美譽(yù)。幾千年來,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制造出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服飾中蘊(yùn)含著豐富的思想文化。

中國古人講究同自然的和諧,即“天人合一”。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凡是一個新的王朝建立,都要確定本朝崇尚的顏色,以證明自己統(tǒng)治天下是順承天意、合乎天德的。商代將取于自然的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視作尊貴色彩,例如,青色就是藍(lán)草(草名)染在素色布上的顏色,而黃色是土地之色,源于古人對土地的崇拜。秦尚黑色,到了漢代,黑、黃、紅三色都曾受到尊崇;而唐宋以來,黃色成了最尊貴的色彩,“黃袍”成為天子專著的服裝。金、黃、紅、紫等艷麗之色多屬于達(dá)官貴人,藍(lán)、綠、灰、白則屬于平民。不過,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的語句,紫色于是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梢姡实膽(yīng)用已逐漸脫離自然屬性及其本來意義而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

除了色彩之外,服裝款式也蘊(yùn)含著古人的思想追求。以深衣為例,它袖口寬大,象征天道圓融;領(lǐng)口左右相交,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深衣背后有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頂天立地,為人正直;腰系大帶,象征行動進(jìn)退符合權(quán)衡規(guī)矩?傊钜孪笳髦烊撕弦,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材料二】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借服飾表現(xiàn)人物身份,寄托人物情感的詩句。“碩人其頎,衣錦褧(jiǒng)衣”,這里的錦繡華服不僅是描繪一個女子的衣著,也顯示了她貴婦人的身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衿”是古代讀書人常穿的衣服,在這里既表明了戀人讀書人的身份,也借寫對衣服的念念不忘傳遞出女子相思縈懷之情。

周代時,冠服制度確立,規(guī)定:天子、諸侯穿袞服,戴冕;大夫穿裨衣,戴冕;平民則只能穿布衣。這一制度在不少成語和古詩文中都有體現(xiàn),比如成語“冠冕堂皇”就與這一制度有關(guān)。古時的王公貴族和武將還要戴“貂蟬冠”,這種冠冕“附蟬為文, 貂尾為飾”,是地位的象征,陸游詩句“長安貂蟬多, 死去誰復(fù)還”中的“貂蟬”指的就是達(dá)官顯貴。到了明代,冠服制度有了進(jìn)一步的發(fā)展。在服裝方面,開始用官服上補(bǔ)子圖案的不同來區(qū)分官職:文官都用禽類,武官皆用獸類。成語“衣冠禽獸”即源自于此,本指身居高位,但后來漸漸演變成了貶義詞。在冠冕方面,因為當(dāng)官封王的太多,“貂蟬冠”供不應(yīng)求,貂尾嚴(yán)重不足,只能用狗尾來代替,從而產(chǎn)生了成語“狗尾續(xù)貂”。

【材料三】胡服騎射是中國歷史上漢族服飾與少數(shù)民族服飾的第一次融合。趙武靈王發(fā)現(xiàn)漢人的上衣下裳和深衣的著裝方式不便于作戰(zhàn),于是果斷推行短衣長褲的胡服。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數(shù)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使胡服掀起又一個高潮。到宋代胡服得到了進(jìn)一步發(fā)展,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可見其流行之廣。另一方面,少數(shù)民族服飾也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如清代后期的史書中就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記載。中國各民族服飾文化在彼此融合中不斷豐富與發(fā)展。

20 世紀(jì)初,在東西方文化沖突交融中,中山裝與旗袍逐漸發(fā)展成為了中國男女的主要服裝樣式。它們的變革融入了時代的特征,糅合了中國傳統(tǒng)服裝的民族特色與外來服裝的特點,既保留了中國古典服裝的含蓄、端莊、嚴(yán)謹(jǐn)?shù)娘L(fēng)格,又吸取了洋裝的實用、簡潔、舒適的優(yōu)點,體現(xiàn)了“洋為中用”的時代精神;既傳承了民族文化,又適應(yīng)了國際化的潮流。1984年,旗袍被國務(wù)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成為外事場合禮儀服裝和國際盛會禮服。2014年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jīng)合組織第22 次APEC會議中,與會女領(lǐng)導(dǎo)人的服裝就由立領(lǐng)旗袍禮服裙和直領(lǐng)開襟披風(fēng)構(gòu)成,彰顯出鮮明的中國特色。

18. 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面成語中與服飾文化無關(guān)的一項是(   (3分)

A. 青出于藍(lán)    B. 布衣之交    C. 黃袍加身    D. 飛禽走獸

19. 2022年,我國將承辦第24屆冬奧會。服裝學(xué)院的同學(xué)們想為出席冬奧會開幕式的國家女領(lǐng)導(dǎo)人設(shè)計一套禮服,要突出中國元素和時代特征。請你根據(jù)【材料一】【材料三】和【鏈接材料】,從下面三個方案中選擇一個最恰當(dāng)?shù),并從服裝款式、色彩和圖紋三個方面說明理由。

 

【鏈接材料】

梅花寓意:高潔堅貞的風(fēng)骨  

祥云寓意:祥瑞喜慶、和諧共融

朱雀寓意:矯健有力的蓬勃之氣

①方案一:綠色復(fù)古深衣,配朱雀紋樣。

②方案二:紅色改良旗袍,配祥云紋樣。

③方案三:白色西服套裙,配梅花紋樣。

 

我選: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 閱讀上面三則材料,簡要說明你對中國服飾有了哪些認(rèn)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閱讀.(5分)

21.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3分)

(1)唐僧師徒四人途徑平頂山蓮花洞時大戰(zhàn)紅孩兒,孫悟空敵不過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請來觀音菩薩幫忙,最終菩薩收紅孩兒為善財童子。(《西游記》)(     )

(2) 徐寧被時遷盜甲后,入伙梁上后教梁山好漢使用鉤鐮槍法,打敗了呼延灼。(《水滸傳》) (     )

  (3)簡·愛參加完里德太太的葬禮后,回到桑菲爾德莊園,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們都在忙碌著,農(nóng)夫們在翻曬干草,女傭們在收拾家當(dāng),他們都在為主人羅切斯特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婚禮準(zhǔn)備著。(《簡·愛》)(     )

22.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作答。(2分)

   “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和一點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xiàn)在跟你說話,并不是通過習(xí)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凡人的肉體——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都經(jīng)過了墳?zāi),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

   “因為我們是平等的!”羅切斯特先生重復(fù)了一遍——“就這樣。”他又說,一把抱住我,把我摟在懷里。

以上對話表現(xiàn)了簡·愛對___________的追求,通過這段對話,可以看出羅切斯特對____________的追求。

 

 

 

 

 

三、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即便你覺得自己如此平凡,你也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就像茫茫夜空中的點點繁星,或明或暗,每一顆都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我也有屬于自己的光芒”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成人高考課程報名中

閩州教育溫馨提示:其實最好的技巧就是學(xué)生們平時要多練題型,培養(yǎng)自己的答題習(xí)慣,大家如有學(xué)習(xí)上的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專業(yè)老師為您解答哦,想學(xué)習(xí)更多的答題技巧,請關(guān)注閩州教育。

  報名電話:185-5928-9775(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學(xué)歷教育學(xué)習(xí)中心

  招生網(wǎng)址:nhanhay.cn

上一篇: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榮華實驗學(xué)校2018-2019第一學(xué)期期中測試九年級語文試題下一篇:2018年福建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及答案A卷
關(guān)于我們
法律申明
聯(lián)系方式
加入我們
服務(wù)中心
報名地址
繳費方式
學(xué)費分期
商務(wù)合作
講師應(yīng)聘
招商加盟
推廣聯(lián)盟
電話客服熱線:400-968-7268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閩州教育活躍用戶交流群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關(guān)注我們
每天好料不斷
2015-2020 版權(quán)所有@廈門華育遠(yuǎn)教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閩ICP備170027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