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州教育導航網址: 職稱評審 研究生 公務員 教師資格 司法考試 閩州教育 建設執(zhí)業(yè) 金融財會 職業(yè)資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 > 經驗分享 > 教師資格證備考技巧:牢記面試內容之教學設計

教師資格證備考技巧:牢記面試內容之教學設計


  【摘要】教師資格證的用處相當?shù)亩,閩州教育網小編提醒,正在備考2019教師資格證面試的小伙伴們,要牢記面試內容,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考試要考什么。因此,下面分享的面試內容之教學設計的信息,請認真記憶。

  教師資格證備考技巧:牢記面試內容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主要考查考生的教案設計能力。教學設計,就是根據(jù)教學思想、教學思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針對教學現(xiàn)象和教材,對整個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及有關層面做出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在教案的撰寫中,教學設計是最能體現(xiàn)備課藝術性的環(huán)節(jié),它也是教案中最能顯示教師的“匠心”的地方,在面試中占據(jù)重要分量。要做好教學設計,考生在備考時需要注意:

  1.要了解課程的目標和要求,準確把握所教的教學內容,理解所授課(所授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與其他單元的關系。

  2.根據(jù)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3.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與方法。

  精彩文章分享:你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一節(jié)好課要做到“五實”,即一節(jié)好課應該是扎實的課、充實的課、豐實的課、平實的課、真實的課。

  1、扎實的課就是有意義的課,學生至少能學到東西,有情感體驗,產生學習需求,不圖表面的熱鬧;

  2、充實的課就是有效率、有內容的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

  3、豐實的課就是生成性的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內容豐富,師生互動,思維活躍,給人啟發(fā);

  4、平實的課就是課堂的實實在在,是常態(tài)下的課,不管誰在聽,教師都要做到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

  5、真實的課就是不加粉飾、課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課。

  我個人認為一堂好課不能用標準去衡量,課堂應該是生命的、靈動的、富有個性的,而非什么標準,而是體現(xiàn)一些基本元素,這些包括:和諧、生成、發(fā)展、創(chuàng)新、反思、個性等等。

  一堂好課的元素之一——和諧:是指師生關系的和諧、生生關系的和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xiàn)以人為本。

  一堂好課的元素之二——生成:是指教師在課前根據(jù)學生原有基礎的認知水平(最近發(fā)展區(qū))預設后,通過在課堂教學生成學生自己的東西。

  一堂好課的元素之三——發(fā)展:一堂好課關注的是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發(fā)展的思想不僅僅體現(xiàn)在一堂課上,而是體現(xiàn)在一系列課上,一堂課只是其中的一個點。

  一堂好課的元素之四——創(chuàng)新:一堂好課不是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在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

  一堂好課的元素之五——反思:一堂好課關注學生對知識真正的理解、關注學生對自己及他人的反思。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真正理解不是靠“你們懂了嗎?”或“你們還有什么問題?”來判斷,而是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判斷:

  能否用自己的話去解釋、表達所學的知識;能否基于這一知識作出推論和模擬題,從而解釋相關現(xiàn)象,解決有關問題;能否運用這一知識解決變式問題;能否將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實際問題中去等等。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培養(yǎng)學生反思的習慣,即培養(yǎng)反思認識意識,引導學生思考:我怎么想的?為什么這么想?我的解題途徑是否最佳?是否還有更好的解題途徑?別人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今天學的這些知識之間有何聯(lián)系等等,逐步引導學生養(yǎng)成反思的意識和習慣。

  溫馨提示:拿到了教師資格證的考生們,想要參加教師招聘的話,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因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招考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址:nhanhay.cn

上一篇:教師資格證備考技巧:牢記面試內容之思維品質下一篇:教師資格證備考技巧:牢記面試內容之言語表達
關于我們
法律申明
聯(lián)系方式
加入我們
服務中心
報名地址
繳費方式
學費分期
商務合作
講師應聘
招商加盟
推廣聯(lián)盟
電話客服熱線:400-968-7268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閩州教育活躍用戶交流群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每天好料不斷
2015-2020 版權所有@廈門華育遠教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閩ICP備170027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