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資格證含金量高,所以說這項考試并不會很簡單,因此,閩州教育網(wǎng)小編建議大家要認真記憶考點,比如說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之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這部分考點時常出現(xiàn)在選擇題上面,為了不丟分,務必要記牢。
2019教資筆試考點: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之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
皮亞杰認為,人的認識是機體的一種功能,就像消化、呼吸、血液循環(huán)一樣是機體功能。人的認識功能的實現(xiàn),是通過外部刺激和主體已有認知結構的相互作用而實現(xiàn)的。在這一過程中,有三種機能,即同化、順化(也叫順應)和平衡化。
同化是人的一種適應機能,當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時,大腦通過各種水平的作用與轉化,將新信息納入已有認知結構中,構成自身新的知識系統(tǒng),這就是所謂的“同化于己”。
順化與同化一樣是人的一種適應機能,是人在適應外部環(huán)境過程中改變自身認知結構以實現(xiàn)對環(huán)境的適應,這就是所謂的“順化于物”。順化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主體通過與環(huán)境作用,主動改變自身的認知結構,使認知結構不斷地向更高水平發(fā)展,由此實現(xiàn)主體與外部環(huán)境的協(xié)調一致。
平衡化不是指靜止狀態(tài),而是一種運動過程。在皮亞杰看來,個體出生以后,認識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的心理適應過程。人不是被動地復制現(xiàn)實的信息,而是主動地、積極地從環(huán)境中選擇信息,通過各種水平的作用轉化外部事物并重新組織信息,構成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在個體智慧的發(fā)展過程中,通過主體與客體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原有平衡被打破,新的發(fā)展開始。依次循環(huán),個體不斷從一種認識平衡狀態(tài)達到另一更高的、更為穩(wěn)定的認識平衡狀態(tài)。平衡是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平衡化則是認識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是認識結構不斷趨于完善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遞進的、連續(xù)的、有層次的發(fā)展過程。
皮亞杰按照認知結構的特征把整個認知發(fā)展劃分為四個依次出現(xiàn)的階段。每一個階段形成與前一階段不同的認知能力,標志著個體獲得了適應環(huán)境的新方式。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一階段是指從出生到兩歲嬰兒的認知發(fā)展階段。這個時期,嬰兒主要通過視、聽、觸等感覺與手的動作,吸收外界知識。在嬰兒一歲多時,其感覺動作日趨發(fā)展到具有物體恒存性的程度,如對滾到床下看不到的皮球,會繼續(xù)尋找。接近兩歲的嬰兒,能在事后憑記憶去模仿人或動物的動作,這種能力叫延后模仿。
2.前運算階段(2—7歲)
這一階段兒童遇到問題時能運用思維,但常常是不合邏輯的。其主要特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知覺集中傾向。這是指兒童面對問題情境時,只憑感覺認識事物,注意往往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全面地觀察問題,顧此失彼,容易出現(xiàn)問題。
(2)不可逆性。這是指這個時期的兒童思考問題時不能既從正面想,又從反面去想,既從原因看結果,又從結果分析原因,進行順向與逆向兼顧的思維。
(3)自我中心主義。這是指兒童面對問題情境時,只會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特征是,面對問題情境時,能按照邏輯法則推理,但是這種能力只限于對當前的具體情境或熟悉的經驗。其主要特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維的具體性。這是指這一階段的兒童思考問題離不開具體事物和經驗。如果只用言語敘述問題,則兒童推理就感到困難。
(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這一階段的兒童已掌握了守恒,思維也具有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這是指這一階段的兒童逐漸學會從別人的觀點去看問題,意識到別人與他不同的觀念和解答,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修正自己的看法。
4.形式運算階段(11歲至成年)
這一階段是指11歲以后青少年的認知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的思維發(fā)展具有以下特征:
(1)假設演繹推理。這種思維推理的特點是,不僅從邏輯考慮現(xiàn)實的情境,而且還考慮可能情境。
(2)命題推理。這種思維推理的特點是,在推理時不一定以具體資料為依據(jù),而只要有一個說明或一個命題即可進行推理。
(3)組合推理。這種思維推理的特點是,面對多種因素的復雜問題情境時,根據(jù)問題的條件,提出假設,一方面孤立某些因素,另一方面組合一些因素,在系統(tǒng)驗證中獲得正確答案。
精彩文章分享:2019教資筆試練習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1.( )是個體依據(jù)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行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A.意向
B.態(tài)度
C.品德
D.個性
2.構成品德結構的四個心理成分是( )。
A.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動機、道德行為
B.道德認識、道德動機、道德志向、道德行為
C.道德認識、道德動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
D.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
3.( )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品德形成的基礎。.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4.“親其師、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動機
D.道德意志
5.一位學生決心改掉遲到的毛病,遵守學校紀律,可冬天一到,他還是遲遲不肯起床,結果又遲到了。對該生的教育應該培養(yǎng)其(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品德的概念。品德,即道德品質,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xiàn),是個體依據(jù)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行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2.D
【解析】品德包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四個心理成分。這些成分構成了完整的品德結構,簡稱為品德的知、情、意、行結構。
3.A
【解析】道德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道德概念、道德觀念、道德信念、道德評價等方面。道德認識是品德形成的基礎,道德的善依賴于道德認識。
4.B
【解析】道德情感是人們根據(jù)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評價自己和別人的思想、意圖和行為舉止時而產生的情緒體驗,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5.C
【解析】道德意志是人們自覺地確定道德行為目的,在克服困難中自覺支配自己的道德行為,以實現(xiàn)既定目標的心理過程。道德意志是一種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能力。題中該學生的道德意志需要提高。
溫馨提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如果你想要參加教師招聘,同時又已經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招考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nhanhay.cn